一、首月优惠次月涨价的定价套路
多数9.9元套餐通过首充返现实现表面低价,例如用户需预存100元,分10个月返还实现首年月租9元,但次年恢复29元原价。更有商家在合约期内擅自上调月租至19.9元,且无法通过有效渠道申诉。
二、流量限制与网速衰减陷阱
宣传的「无限流量」实际存在双重限制:
- 使用超过40G后自动触发限速机制,网速降至128kbps以下
- 定向流量占比高达80%,仅限特定APP使用
三、隐藏费用与强制消费项目
激活环节存在三大隐性收费:
- 强制预存话费转为不可提现的电子券
- 最低充值门槛设定(如60元起充)形成资金沉淀
- 自动订阅彩铃、视频会员等增值服务
四、合约期限与解约违约金
低价套餐多绑定12-24个月合约期,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月份套餐费总和的30%作为违约金。部分商家在合约期内停止服务却不退还预存款项。
五、定向流量与虚假宣传争议
广告宣称的「全国通用流量」实际由定向流量(如视频APP专属)和少量通用流量组成,用户实际可自由支配流量不足标注量的20%。第三方查询平台与运营商数据存在明显差异,维权时缺乏有效证据。
选择低价流量套餐时应重点关注运营商资质、合同条款细则及用户真实评价,警惕「永久低价」「不限速」等宣传话术,建议优先考虑三大运营商官方渠道推出的标准化产品。
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。如有问题,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本文由神卡网发布。发布者:编辑员。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,违者必究。出处:https://www.9m8m.com/7688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