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电信学院如何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?

上海电信学院通过产教融合课程体系、智能实验室集群、产学协同平台等创新举措,构建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完整生态。学院以动态课程更新机制、双师型师资队伍、企业化实践环境为核心竞争力,培养出大批具有实战能力的数字技术人才。

课程体系革新:构建产教融合新模式

上海电信学院依托产业需求大数据分析,构建”基础模块+方向集群+项目实战”三级课程体系。通过动态调整机制,每年更新20%以上课程内容,率先开设量子通信、AIoT工程等前沿课程群。

上海电信学院如何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?

  • 5G通信协议开发
  • 工业互联网安全
  • 边缘计算系统设计

智能实验室集群:打造实践教学新范式

投资2.3亿元建设国内首个6G预研实验室,配备毫米波测试系统与网络切片仿真平台。实践教学采用”双导师制”,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项目指导。

重点实验室配置
实验室名称 设备总值
量子通信实验室 8500万
数字孪生工程中心 6200万

产学协同平台:打通人才输送快车道

与华为、商汤科技等头部企业共建9个联合研究院,实施”订单式培养计划”。2023届毕业生中,81%通过校企联合项目获得优先录用资格。

师资双轨制:组建行业导师天团

实施”教授+工程师”双聘制度,聘请58位企业技术高管担任产业教授。建立教师技术轮岗机制,要求专业教师每三年完成6个月企业实践。

  1. 企业技术专家驻校授课
  2. 教师参与产品研发项目
  3. 联合申报发明专利

创新生态圈:培育未来技术领航者

设立千万级创新基金支持学生创业,建设国家级众创空间。在近三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,学院团队累计获得23项国家级奖项。

上海电信学院通过教育模式重构、资源生态整合、评价体系创新,形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闭环体系。其”三对接”育人机制(专业对接产业、课程对接岗位、科研对接生产)为行业输送了大量具备实战能力的复合型数字人才。

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。如有问题,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
本文由神卡网发布。发布者:编辑员。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,违者必究。出处:https://www.9m8m.com/911097.html

(0)
上一篇 5天前
下一篇 5天前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