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
自2021年起,上海电信IPTV用户持续投诉开机广告强制播放且无法关闭的问题。根据消费者反馈,开机后需观看30秒广告才能进入主界面,客服明确表示该广告为服务协议内容且不可跳过。上海市消保委介入调查后,发现该问题涉及《广告法》合规性及消费者知情权等多重争议。
上海电信的四大辩解理由
上海电信在回应中提出以下核心论点:
- 用户体验优先:声称30秒广告用于覆盖设备启动时的黑屏等待时间,避免用户面对空白界面
- 协议约束条款:强调用户在签订服务协议时已同意广告条款,具有法律效力
- 技术实现限制:认为跳过广告会导致黑屏,无法缩短等待时间
- 白名单管理机制:提供个案处理通道,用户可申请加入广告屏蔽名单
法律与消费者权益冲突
该事件暴露两大法律争议点:其一,《广告法》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需提供显著关闭功能,而上海电信的强制播放模式涉嫌违法;其二,服务协议中关于广告的格式条款被质疑为”霸王条款”,消费者在签订时缺乏实质选择权。专家指出,即便协议存在相关约定,企业仍不得免除其保障用户核心权益的法定义务。
技术方案与用户选择困境
上海电信提出的技术限制引发业界讨论。网络设备专家分析指出:
- 30秒等待时间远超常规设备启动所需
- 可通过预加载界面元素替代广告展示
- 广告服务器响应延迟不应转嫁给用户
白名单机制要求用户主动投诉才能屏蔽广告,实质将合规责任转嫁给消费者。
事件进展与社会反馈
迫于舆论压力,上海电信于2021年7月承诺三个月内实现广告一键关闭功能。但最新调查显示,截至2025年3月,该功能仍未全面落地,且存在换台广告等新争议点。上海市消保委持续督促整改,强调”技术限制不应成为侵害权益的借口”。
- 2021.07
首次公开回应引发舆论哗然 - 2021.10
承诺整改期限到期但未兑现 - 2023.07
同类投诉再次冲上热搜 - 2025.03
被曝擅自收集用户信息定向推送广告
上海电信以”提升体验”为由坚持不可关闭开机广告,本质是商业利益与用户权益的博弈。其辩解理由在技术可行性和法律合规性层面均存在漏洞,反映出数字服务领域格式条款滥用、技术话语权不对等的深层问题。该事件成为检验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广告法》实施成效的典型案例。
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。如有问题,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本文由神卡网发布。发布者:编辑员。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,违者必究。出处:https://www.9m8m.com/9116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