售卖电销卡一周即被捕,究竟触碰何种法律红线?

本文剖析电销卡非法交易案件,揭示其违反《电信条例》《刑法》等法律条款的实质,解析非法经营罪认定标准与量刑规则,警示公众远离电话卡非法交易。

案例回顾

近日某电商平台商家因售卖”电销卡”被公安机关查处。据调查,该商家在未取得电信业务许可的情况下,通过伪造企业资质批量办理电话卡,并以”防封号”为噱头进行网络兜售,最终在经营一周后被捕。

售卖电销卡一周即被捕,究竟触碰何种法律红线?

法律红线分析

该案件涉及多重法律违规:

非法经营罪认定

根据司法解释,符合以下情形即构成非法经营罪:

  1. 非法经营数额五万元以上
  2. 违法所得二万元以上
  3. 经营电话卡五十张以上

侵犯公民个人信息

部分商家为规避监管,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身份证信息批量办卡。这种行为可能同时触犯《刑法》第二百五十三条,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。

量刑标准

依据涉案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,相关量刑标准如下:

量刑对照表
涉案金额 量刑幅度
5-25万元 5年以下有期徒刑
25万元以上 5年以上有期徒刑

社会警示

电销卡交易已形成黑色产业链,监管部门正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监控。公众应注意:

  • 勿轻信”防封号”营销话术
  • 拒绝购买非实名制电话卡
  • 发现违法线索及时举报

电销卡交易触碰电信管理、网络安全及刑法等多重法律底线。随着”断卡行动”深入推进,任何违规经营通信业务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严惩。

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。如有问题,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
本文由神卡网发布。发布者:编辑员。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,违者必究。出处:https://www.9m8m.com/92797.html

(0)
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上午10:22
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上午10:22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