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兴F50随身WiFi温控测试与散热改造方案分享

本文系统测试了中兴F50随身WiFi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工作状态,通过热成像分析定位散热瓶颈,提出主动散热与被动优化相结合的改造方案。改造后核心部件温度下降达15°C,有效提升设备稳定性与使用寿命。

测试环境与方法

测试设备采用恒温箱模拟25°C/35°C/45°C环境温度,使用红外热像仪监测设备表面温度分布,持续运行5G网络压力测试工具24小时记录数据。

中兴F50随身WiFi温控测试与散热改造方案分享

温度测试结果

高负载工况下核心区域温度分布:

表1 关键组件温度峰值
组件 45°C环境温度
5G基带芯片 78.2°C
电源管理模块 65.5°C

原厂散热结构分析

原厂设计方案存在以下散热瓶颈:

  • 单层石墨烯导热片覆盖面积不足
  • 外壳进气孔数量仅12个
  • 芯片与外壳存在0.3mm间隙

主动散热改造方案

改造步骤:

  1. 拆除原厂导热垫
  2. 安装定制铜制均热板(尺寸25×18mm)
  3. 集成微型涡轮风扇(5V/0.2A)
  4. 增设侧面通风孔(新增8组0.8mm孔径)

被动散热优化方案

辅助优化措施包括:

  • 更换导热系数8W/m·K的硅脂
  • 在设备底部加装铝合金散热支架
  • 贴附纳米陶瓷散热贴片

改造效果验证

改造后相同测试条件下:

表2 温度对比
组件 改进前 改进后
5G基带芯片 78.2°C 62.4°C
外壳表面 53.1°C 41.7°C

通过复合散热方案可将设备持续工作温度降低15-20°C,建议在高环境温度地区使用时优先采用主动散热改造方案,并定期清理通风孔确保散热效率。

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。如有问题,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
本文由神卡网发布。发布者:编辑员。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,违者必究。出处:https://www.9m8m.com/934867.html

(0)
上一篇 5天前
下一篇 5天前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