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移动4G网络覆盖仍存在哪些不足?

本文系统分析中国移动4G网络现存覆盖缺陷,包含城市容量瓶颈、低频段覆盖盲区、基站动态调度不足等核心问题,结合5G网络建设带来的资源重分配影响,提出多维度优化建议。

一、城市高密度区域容量不足

在商业中心、交通枢纽等人口密集区域,4G基站虽已覆盖但面临超负荷运行。单基站服务用户数常突破设计容量上限,尤其在高峰时段容易引发网络拥堵,导致用户平均速率下降至不足初期建设时的1/10。随着短视频等高带宽应用的普及,现有基站硬件资源难以满足并发需求,部分区域出现网页加载延迟、视频卡顿等现象。

中国移动4G网络覆盖仍存在哪些不足?

二、低频段覆盖存在信号盲区

中国移动主要采用高频段部署4G网络,虽能提供高速率但对建筑穿透力较弱。数据显示:

典型场景信号衰减对比
场景类型 信号强度衰减率
地下停车场 70-85%
高层建筑中部 40-60%
隧道场景 90-95%

此类场景需依赖传统2G频段补充覆盖,但在部分地区仍存在深度覆盖盲区。

三、基站资源动态调整不足

现有网络管理系统存在三方面缺陷:

  • 潮汐效应应对滞后:办公区与住宅区流量峰谷差异显著
  • 应急扩容响应慢:突发性流量增长需2-3天完成资源调配
  • 频谱共享机制不完善:无法动态分配不同制式网络资源

四、5G网络建设带来的影响

中国移动为加速5G部署,已对4G网络实施以下调整:

  1. 重耕部分2.6GHz频段用于5G基站建设
  2. 减少4G+载波聚合技术部署规模
  3. 降低4G基站新建投资占比至30%以下

导致部分区域4G网络质量出现波动,用户感知速率下降约15-20%。

五、特殊场景覆盖缺失

在以下三类场景仍存在明显覆盖缺陷:

  • 偏远山区:受限于电力供应和传输资源
  • 高速移动场景:高铁沿线切换成功率不足85%
  • 极端天气区域:台风多发地带基站稳定性差

中国移动4G网络需通过智能负载均衡、动态频谱共享、精准补盲建设等技术创新,结合5G网络协同优化,才能实现全场景、高质量的网络覆盖目标。

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。如有问题,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
本文由神卡网发布。发布者:编辑员。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,违者必究。出处:https://www.9m8m.com/959396.html

(0)
上一篇 4天前
下一篇 4天前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