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纤传输距离的基本概念
电信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取决于信号衰减和色散特性,常规单模光纤在无中继条件下可实现80-120公里的有效传输,借助光放大器可扩展至数千公里。
影响传输距离的关键因素
- 光纤材料固有损耗(0.2 dB/km以下)
- 色散引起的信号畸变
- 光发射机输出功率
- 接收机灵敏度阈值
典型光纤类型的传输能力
光纤类型 | 典型距离 | 应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G.652.D | 80-100 km | 城域网骨干 |
G.655 | 1000+ km | 海底光缆 |
多模光纤 | ≤2 km | 数据中心互联 |
延长传输距离的技术手段
- 掺铒光纤放大器(EDFA)再生信号
- 拉曼散射分布式放大技术
- 前向纠错编码(FEC)技术
- 色散补偿模块应用
实际应用场景案例
跨洋海底光缆系统采用多级中继放大技术,单跨段可达250公里,全程传输距离突破16,000公里。而5G前传网络中,无源WDM方案可实现20公里以上的光纤传输。
现代光纤传输技术通过材料改进和信号处理创新,已实现从短距接入到洲际连接的全面覆盖。未来随着空芯光纤等新材料的应用,传输距离和容量还将持续突破物理极限。
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。如有问题,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本文由神卡网发布。发布者:编辑员。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,违者必究。出处:https://www.9m8m.com/9828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