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量卡泛滥的现状
近年来,虚拟运营商推出的低价流量卡因资费低廉广受市场欢迎,但部分未严格实名认证的卡片成为黑灰产首选工具。据统计,2023年涉及流量卡的诈骗案件同比上升37%。
- 虚拟运营商审核机制宽松
- 批量开卡后转售非法渠道
- 境外服务器结合流量卡匿名作案
诈骗的常见技术手段
诈骗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将流量卡改造成犯罪工具:
- 利用伪基站群发钓鱼短信
- 架设虚拟号码实施电诈
- 劫持流量植入木马程序
风险背后的监管漏洞
当前监管体系存在多重短板:运营商二级代理渠道违规开卡、跨境数据追踪困难、电子取证技术滞后等问题,导致犯罪成本持续降低。
典型案例分析
2022年某地破获的「幽灵卡」案件中,犯罪团伙通过物联网流量卡架设5000余个诈骗号码,单月非法获利超千万元。
用户防范建议
公众需提高风险意识:
- 拒绝非官方渠道购卡
- 定期查询名下卡号状态
- 警惕陌生号码的转账要求
遏制流量卡滥用需多方协同,从源头加强实名核验、建立跨运营商风险数据库、完善反诈技术体系,方能有效阻断犯罪链条。
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。如有问题,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本文由神卡网发布。发布者:编辑员。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,违者必究。出处:https://www.9m8m.com/984519.html